新余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3-02-25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新余市十四五期间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推进新余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的回顾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新余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机遇,持续夯实基础,始终锐意进取,不断披荆斩棘,抓基础、抓机制、抓队伍、抓实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速推动了新余教育现代化,为新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新余被列入国家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试点市,在全省率先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认定,获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我市体教融合办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大数据助力中小学新生入学一次不跑’”案例获智慧中国数字政府创新提名奖,中央电教馆智慧大管家试点顺利完成并常态化推进,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省级试点圆满收官,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全市上下已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形成了各行业支持教育、全社会都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坚持优质均衡,教育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普及。全市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98%,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做大做强职教特色,高中阶段在校生普职比达到6:4在全省名列前茅,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市民学习条件得到改善。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建设公办园,全面清除无证园,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3所,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000余个;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53%。加大中小学建设投入和布局优化,十三五期间,实施基本建设项目28个,新增学位49840个,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和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实现100%就读城区学校。大力实施改薄工程,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全市薄改项目规划的校舍、运动场开、竣工率和设备、信息化建设投资完成率均超过100%。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

(二)坚持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聚焦内涵建设,在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多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创新推出四大教育民生工程,在全市63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教学点)全面实施小荷工程入选2020中国基础教育区域典型案例,成为江西省**入选的基础教育区域典型案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实施水花行动,全市超90%的四年级学生参加了游泳训练;推进明亮行动,改造一批采光不达标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启动润心行动,构建了一套青少年身心健康数据服务系统,全市超九成中小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聚焦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化课程建设,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学改革,在中小学建设了一批创新实验室。强化科研管理和培训,出台了《新余市教育科研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课题和论文评审等工作,每年组织全市教育科研培训会,课题立项和结题评审通过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聚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推动7所职业院校16个专业的2000余名学生在30余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每年有2000余名毕业生在本地就业以及近3000名学生在本地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三元参与新余模式十年实践》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案例。

(三)坚持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出台《新余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新余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违规行为处理实施办法,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核定教师编制,完善教师招聘办法,建立健全市外在编在岗教师引进和教师退出机制;十三五期间,共补充各类教师达3000人,439名校长和教师实现轮岗交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加强教师培训,完善分级、分类、分层的教师培训体系,启动全市班主任全员轮训,完成全市校长全体培训,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教师达4000人。提升教师待遇,建立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落实长效机制,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奖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改进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四)坚持改革创新,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出台《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顶层设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新余教育现代化水平。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点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专业技术岗位、教师聘用和绩效工资的统筹管理改革,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制定《新余市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加大对中小学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材料等突出问题的整治查处力度。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清理整治,取缔关停校外培训机构419家。

(五)坚持教育优先,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教育发展的政治保障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新余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新余市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在教育发展上优先规划,在教育投入上优先安排,在教育用地上优先保障,每年安排的市政府民生实事教育占四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教育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舍得拿出**的地建学校。坚持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教育,加强教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建设。逐年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市、县两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126.26亿元,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实现逐年增长。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共发放资助金23.21亿元,资助66.1万人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因贫失学、因残失学零纪录。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实现教育专网全覆盖和万兆互联,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100%覆盖;构建了集办公、教学、管理、服务、安全一体化、系统化的公共服务云体系,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新余与全国、江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胜利,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个五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迫切需要更加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十四五时期也是我国教育处于大发展、大跨越、大革新的五年,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在江西的全面实施,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即将袭来。为了更好地应对时代变局、教育变局,不断适应和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实现幼有优育、学有优教,需要教育供给更多更公平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创造宽松融洽的环境和氛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已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

对照发展的形势、国家的要求、群众的期待,新余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面对未来的教育需求捉襟见肘。虽然新余的教育投入近年来持续提升,但由于面临出生人口高峰、中心城区人口导入、外来人口激增的三重压力,现有的教育资源仍难以有效满足常住人口的需求,教育资源供给紧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大班额、大校额现象依然突出,教育财政投入和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软硬件、环境、文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无法有效适应下一阶段的课程建设目标、教书育人目标和教育教学发展目标。二是现有的课程系统、育人体系面对下一阶段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捉襟见肘。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形式、内容还有待改进,各学段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格局还未形成;传统课程的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型课程、融合型课程、项目化课程亟待推出;体育、美育、劳育的形式不够多样、内容不够丰富,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着无法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现有课程不能有效支持新课标、新教材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三是现有的教师队伍面对下一阶段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捉襟见肘。目前全市教师35岁以下的占30.4%36-45岁占27.3%46-54岁占32.7%55岁以上占9.5%,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仅为2.3%,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音、体、美和思政专任教师缺额较大,物理、历史等部分学科教师相对比较紧缺,尤其是小学科教师难以满足选课走班要求目前我市没有省级名师,省特级教师仅有25名,省学科带头人仅有35名,省骨干教师137名,占全市中小学教师总数1.7%师训、教研、科研的针对性、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现行的教师编制管理、职务评聘、岗位设置、评估评价、薪酬分配等机制还不尽合理,限制了教师队伍的内生发展动力。四是现有的教育信息化环境面对下一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捉襟见肘。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科技革命对学习者的能力素养要求发生深刻变化,需要积极顺应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大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抢抓机遇、统筹谋划,推进新型智慧教育建设,拓展互联网+”应用,培育教育新业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变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教育现代化。五是现有的治理模式面对下一阶段事业发展的各项目标捉襟见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权责,相互之间及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关系有待厘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规章亟待梳理;各类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尚未被充分尊重,校长的身份地位尚不明确,评聘方式、评价方式、激励方式均有待改进,管办评分离需要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学校的内生发展动力亟待激发;各主体参与教育治理格局的空间有待扩大。

面向十四五,新余教育事业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深刻变化,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出具有新余特点、江西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努力走出中部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三、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进一步加大投入,以建设新余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新余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以评估评价改革为杠杆,以激发新余教育内生发展动力为驱动,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坚持优先发展、内涵发展、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协同发展,以信息化促进新余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推动新余教育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着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坚持兴教以教师为本,强化人力资源和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最关键要素的理念,不断激发师生的活力。    坚持服务发展。积极确立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深刻把握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农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将教育作为发展区域人力资源,扩大优质人才群体的重要手段。

坚持内生驱动。牢固树立各主体的内生动力是教育发展**推动的理念,深刻把握新时代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大众的新特点,以评价为杠杆,以发展为依归,落脚教育常态,着眼一线教学,多措并举,推动新余教育的内生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深化德育的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劳育,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健康身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坚持优质均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巩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优化中小学的布局,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更加重视教育过程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坚持广泛参与。在发挥好各级党组织旗帜堡垒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在新余教育发展格局中找到定位、找准站位,积极投身新余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不断提升新余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技术赋能。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机遇,以数据为基础、以应用为驱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破障壁、形成闭环,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教育治理、教师发展等各环节。

(三)发展目标

以创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区为引领,不断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建设新余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到2025年,大幅提升新余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推动新余教育事业重回全省**方阵。

——网点布局更加合理。启动城乡基础教育网点布局规划调整工作,根据《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余府发〔201726号)1万人口左右布局1所完全小学、每3.5万人口左右布局1所初中的原则要求,市教育局牵头编制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网点布局规划,统筹调度中心城区的义务教育网点布局和全市普通高中建设;高新区、渝水区、仙女湖自行编制十四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网点布局规划;分宜县自行编制十四五期间全县义务教育网点布局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立足主城区现有土地资源,将中心城区教育网点规划逐个落实到位,同时因地制宜适度加密中心城区网点布局。城南片区以改造提升现有学校为主,局部增加布点;城北片区落实原有网点规划,适度新增布点;高新片区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扩充区域内学位。在继续推进已规划教育项目建设的同时,五年内(2022—2027年)在城南片区新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城北片区新增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在高新片区新增1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新宜吉片区新增1所完全中学(在建),五年后再根据生源变化情况,逐步落实新编制的中心城区教育网点布局规划。预计2025年全面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

——各类教育优质均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全面提高从学前到高中15年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持续提升,学前教育保教服务质量明显提升,2025年完成全市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达标率达70%的任务,逐步化解和消除学前教育大班额现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学校教学用房、辅助用房和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随迁子女入学的同城化待遇逐步落实,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和国家办学标准,基本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超标班级;进一步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实现特色、多样发展,高中培养能力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做到重点高中文化成绩突出,一般高中体艺特色鲜明。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建设1-2双高计划职业院校,建3所省级优质学校省级优质学校、10个省级特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群);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比例达到70%,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0%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建成10所左右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组建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市中职学校全部建成省级达标学校,办学格局更加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全市应用型本科(不含新余学院)和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12;支持新余学院申报专业硕士点;残障学生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得到充分保障。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机制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

——育人质量全面提高。适应新课标、新高考、新中考要求,以传统课程为基础,融合型课程、研究型课程、项目化课程兼备的课程体系初步建成,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目标的育人体系初步形成;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智慧学习平台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发展服务。

——师资队伍显著优化。市抓高端、区(县)抓基础、校抓基层,建立符合中央要求、江西特点、新余实际的中小学教师发展格局。以校长、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和薪酬激励为核心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形成贴近常态化教育教学,教学、教研、评估、科研、师训相融合的教师能力发展体系;建立与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协同,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信息技术与教师发展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教育教学能力持续增长,师德师风持续优良;通过招聘、引进、选调等多种方式补充配齐教师缺额,按班师比配足配齐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到2025年,培育市级骨干教师50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0人,培育省级中小学名师35人、名校长5人,涌现出一支江西**、全国知名的余派名师、名校长队伍;努力提升中职学校、特殊学校教师的素养水平,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创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区。

——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形成放管服结合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各司其职、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的管办评制度体系,建立高效协调的市级统筹机制和依法行政的权力清单制度;形成完善的财政保障体制;形成各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分层次、分学段、分类别的教育评价机制;信息技术与教育治理实现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四、十四五主要发展任务

(一)完善学前教育体系

1.扩大投入、优化配置,完善学前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区、县教育局的学前教育管理主体地位。各县区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增公办园建设项目,加大对现有公办园的改扩建力度,确保新建小区配套园同步建设并无偿移交给教育部门使用。以常住人口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依据,研制《新余市学前教育发展设点布局方案》;深入实施回收小区配套幼儿园工程、国有资产改建公办幼儿园工程;继续鼓励有资质的民办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多渠道增加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保教人员专业水平。挖掘潜力,继续以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合同制管理的方式扩大学前教育教师规模。按照300个学位以下核定编制3名,300个学位以上核定4名的原则,分步落实公办园教师编制。将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依托新余学院、市成教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市中等专业学校建立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委托办学、定向培养的办法扩充幼教师资队伍,推动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达100%。启动实施园长、教师的大规模培训,到2025年实现新余全体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全覆盖。

3.加强分层分类指导,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在市县两级设立专人专职的学前教育教师发展指导师,负责统筹全市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继续扩大集团化办园覆盖面,以省级示范园为牵头园每年帮扶 2-3 个新回收的公办园,发挥优质园的专业引领作用,带动办园质量整体提升。积极引导广大幼儿园按照学前教育规律,一园一品地开展学校建设、课程建设,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切实提升新余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新余学前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实施幼儿园关键信息线上公示制度,加大园所信息公开的力度,提升幼儿园家园互动能力。

(二)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优质科学发展

1.扩大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明确区、县教育局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主体地位。实施义务教育巩固提升行动,根据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超前部署义务教育学校的增、改、扩建,提升教育设点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快城区松山小学等10所学校项目建设;通过引进优质资源、依托合作办学等方式建设一批优质学校;到2025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持续化解大校额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投入的上下限,在加快新建校建设的同时,加大对老旧校、薄弱校的修缮、更新力度,杜绝由于建设投入造成的学校间新的不均衡;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三个课堂全面铺开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新余模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

2.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树立和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学习观和成才观,以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为契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立足教学一线,实施中小学课程教学改进行动,在开齐开足课程、提升传统课程品质的基础上,引入融合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项目化课程,切实改变新余全市课堂教学面貌,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到2025年,使新余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能常态化开设一门具有特色的融合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或项目化课程。促进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围绕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建设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优势,充分赋能学生学习全过程,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减负增效。坚持五育并举,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行动,有效提升小荷工程、水花行动、明亮行动、润心行动等新余教育民生品牌知名度,研发具有新余特色,彰显德智体美劳五育特点,能综合反映学生身心健康、必备知识、核心素养水平的《新余市中小学生综合评价办法》,将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落到实处,以评价为杠杆,引导广大中小学切实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着力优化教育评价。制定《新余市中小学教师评价办法》,建立针对中小学教师个体,以师德师风为基础,以备课、授课、作业等环节的常态化教育教学表现和课堂教学改进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质增值水平为焦点,综合参考各方面因素的教师评价体系;紧抓评价杠杆,结合《新余市中小学生综合评价办法》及其他相关因素,探索研发新余市中小学评价办法,加大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力度,积极推进学校评价方式、校长评价方式、教师评价方式,以及建立在相关评价之上的绩效分配方式的变革;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教,通过评价激发学校的办学自觉性、创新特色办学的主动性,不断激发优质资源的生成,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4.持续深化办学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改革,将集团化办学覆盖面从主城区向乡村延伸,选取6所学校(四中和姚圩中学、新钢中学和下村中学、新钢一小和水北小学)开展城乡集团办学试点。完善紧密型办学模式六统一机制,即:统一法人主体,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师资配备、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质量评价,促进集团化办学取得实效。启动城乡联盟型办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城乡教育盟区管理机制、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机制、集团化办学经费保障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落实校长、教师的县管校聘、定期流转机制,加大教育资源的建设统筹力度,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延伸,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引进外地优质学校来余办学。探索本地与外地优质教育品牌的合作办学,增加生源吸引力,提升新余教育品牌知名度。探索跨学段的九年一贯制联合办学,通过提前跨学段衔接,积累跨学段联合办学经验。

(三)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1.推动高中学校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提升教育质量这一中心任务,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和高中学生特点,推出个性化学程、走班制教学、学涯生涯辅导等举措。完善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体制机制,加强高中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探索成立新余STEAM学校联盟等跨校际的学生创新共同体。构建学生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开展增强学生实践体验的科技创新活动,使高中学生中涌现出众多热衷实践、热爱创造的创新型人才。

2.全面推进高中特色建设。实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行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或完全中学以扩大培养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校园校舍设施建设。支持全市高中学校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深化内涵建设,引导普通高中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以促进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素养发展为着力点,发展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创新育人模式,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形成一批特色普通高中,努力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

3.提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加强高中与大学、职业院校、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教育和高质量职业体验经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制定实施《新余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建设新余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对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写实记录,形成电子化档案,引导学校借助写实记录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和管理;注重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对社会资源的共享共建。

4.强化高中教师师资建设全面落实《新余市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关于加强新余市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十六条》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在编制总额内,用人学校可面向国内师范大学师范生,采取公开招聘方式招聘紧缺科学教师;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紧缺学科人才,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招聘。大力实施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程,对于学科类领军人物,给予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逐步提高高级教师岗位比例。鼓励学校自主选人用人,推行高级教师自主聘任。探索在市人社部门核定的岗位外,学校按不超过核定岗位20%的比例自主聘任并享受相应教师职称待遇,增资部分由学校承担。

5.统筹融合提升教研能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空编时优先保障配齐学科教研员,在没有配齐各学科教研员情况下,不得调入其他人员。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并给予经费保障。每个学科在全市范围选取不同学校的3名省、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组建教研团队,对学科高考命题走向进行研究,对模考、中考、高考成绩进行分析,对三新改革跟进研究,研究成果通过公开课、网课对全市教师进行培训。对接强基计划。探索**教练制,积极开展奥赛、科技创新大赛和强基计划训练课程,在自主招生上(特别是科技特长生)实现大跨越。提升一般高中体艺教育质量。出台举措支持一般高中体艺特色发展,建立一般高中体艺特色交流发展平台,推动全市体艺特色整体提升。应对三新要求抓教研。打破校级壁垒,探索建立高中教研共同体机制,给予政策和经费保障,加强沟通,信息共享,依托第三方机构,有效组织大型联考,确保联考命题质量,注重区分度,科学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

(四)做大做强新余职业教育品牌

1.全力推动省职教园区建设。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契机,加快省职教园区建设步伐,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加大职业院校退城进园和引校入园力度,推动10所左右职业院校退城进园,形成聚集效应,使职业院校学生规模扩增至12万人以上,将江西省职业教育园区(新余)建设成全国**、全省超前的职教园区。

2.加快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扩容提质行动,推进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专升本,市中等专业学校(市职教中心)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完善人才培养立交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探索构建中职-高职(专科层次)-职业本科相衔接的培养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促进职成教一体化建设,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横向融通。加强普职渗透,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途径。拓展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推进职业教育与新余产业经济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升级,为新余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探索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

3.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联合学校、行业、企业、高校、专业机构等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对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人才供给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机制,合作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持续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举办各种订单班、培训班,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职业院校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的变革,积极回应职教高考改革,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创新队伍建设机制,鼓励专业教师获得国际通用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资格,提高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理论素养高且专业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元参与,以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为核心,以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我市钢铁、锂电等支柱产业,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快组建校企产教融合战略联盟,推动新钢公司、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联合开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企业职工培训等,促进优质资源整合、流动和共享,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促进赣锋锂业与新余市渝水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组织职业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职业培训。完善产教融合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大留余就业奖励力度,鼓励市内职业院校推荐当年毕业生到本市企事业单位就业,主动服务地方发展。

(五)继续做好终身教育、特殊教育

1.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强市惠民,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确立。继续办好新余广播电视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使命,满足新余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同发展,提升终身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丰富、便捷、开放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积极推进区域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加强特殊教育资源配置。继续优化特殊学校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改善特殊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普通幼儿园、小学、中学特殊学生的随班就读制度,促进残障学生和正常学生的融合,推进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配备随班就读学生必需的设施设备,优化学前特殊教育设点布局,满足各类特殊儿童接受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探索适合特殊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

新余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教育普及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9.0

99.6

92.98


92.0

99.6

94.0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现代学徒制培养比例(%

双师型教师占比(%


3.8

2.3

35.2


6.0

10.0

60.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普通教育

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


2.84


2.84


预期性

人力资源开发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22


11.2


约束性



五、十四五重点改革和建设举措

(一)实施立德树人协同创新行动,着力建设具有新余气韵的育人体系

1.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实施中小学德育协同创新行动,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深化中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生涯发展教育,并将其有机融入学科德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学科德育推进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增强课程育人合力。注重入团、入队仪式教育,构建党团队全链条一体化育人机制。深化小荷工程建设内涵,设立小荷菜园,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建设光伏电站,降低运行成本。

2.加强体育、美育。优化中小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布局结构,普及开展高水平体育教育实践活动。做精水花行动,完善安全措施,规范游泳场馆,培训合格师资,每年培训小学四年级学生,培训合格率达80%以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通过开展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持续推进明亮行动,对学校教室进行光环境改造,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定期开展视力检测,加强视力健康管理,每年为家庭贫困学生配送眼镜。

3.加强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体系,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各学段的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其他课程要深度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要科学设计校内劳动项目,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任务单及学期劳动任务单,明确每周校内劳动实践时间。家长要当好孩子劳动教育**任教师,鼓励并手把手教会孩子家务劳动,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学生家务劳动等情况要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社会要支持学校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工厂等,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鼓励高新企业、科研院所、新兴工业园区等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遴选一批市级示范性劳动综合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实践场所。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润心行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补充心理健康教师,加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训。定期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为学生家长上好子女入学**课。依托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社会组织与机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化的宣传力度,实现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排解不良情绪。加强与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等专业心理机构的合作,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加强学校、社区和专业机构的协同水平,全面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5.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立德能力。推出分层、分类的教师德育培训课程,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业务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育德意识和立德能力。推出一批德育名师和先进典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精通业务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挖掘区域德育资源,建成一批德育基地和班主任工作室。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和监测机制,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把育德育人工作实绩纳入对学校工作的全面考核。

6.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和能力。通过培训、讲座、家访等方式,提升家长了解子女的能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能力、亲子交流互动的能力等,从而使家庭教育回归其本位,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实施教育治理现代化促进行动,着力建设具有新余气派的教育治理体系

1.理顺教育治理体系。深刻理解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不同内涵、不同要求,按照法人脱钩、师生脱钩、资源脱钩、场所脱钩的步序,稳步推进新余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高中教育阶段学校的脱钩,切实缓解大校额和择校问题。逐步调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管理归口,逐步实施幼儿园、小学、初中由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模式,切实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投入和管理指导的均衡性、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2.完善学校治理架构。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坚持管办评分离、放管服结合,完善以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基础,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以教代会等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为抓手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尊重学校在人事安排、资源分配等事务上的独立地位。贯彻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坚持学校去行政化,吸收先行地区经验,逐步取消全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行政级别,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明确各级各类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的职级认定、升降、退出标准和评审方式;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校长任职的职级条件和遴选办法;建立以职级制为基础、以学校评估为核心的校长、园长奖励制度。

3.改进教师管理机制。改进教师招聘、引进方式,根据以往教师来源情况,联合相关高校建立未来教师培养基地;实施新余优秀教师引才计划,通过公开选调的方式,重点引进**高校毕业、具有较高学历或职称层次的优秀教师,将对优秀教师的引入工作纳入新余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日常化、实效性为导向,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改进教师的激励奖励、职称评聘和惩戒退出机制。继续做好特岗教师、定向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工作,进一步落实教师的县管校聘制度,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定期流转,把教师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学经历作为其激励奖励、职称评聘的依据。

(三)实施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促进行动,着力建设具有新余气象的教师发展体系

1.抓机构,建设职能完善的市、县两级教师发展指导专业机构。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建立教、研、科、训一体的教师发展体制,持续提升对域内教师发展的实际指导能力;主动寻求专业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上级教师发展机构和其他专业力量共同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协同机制。

2.抓队伍,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发展专业力量。整合已有力量,按学科、学段构建专职、专业的市、县两级,兼具教研员、师训员职责功能的教师发展指导师队伍;明确教师发展指导师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和考评方法,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发展的专人负责制,实现教师发展指导师学校”“教师发展指导师教师的无遗漏配对;根据一线教育教学实绩,加大对教师发展指导师的选拔、考察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发展指导师的工作水平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本单位教师发展**责任人角色;各学校、幼儿园要在现有单位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教师发展部门,部门负责人作为学校中层负责学校教师发展的具体事务。积极发挥高级职称教师的发展引领作用,选拔一批作风优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室,安排区域内肯实干、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进入工作室;引导工作室妥善制定计划、积极开展工作,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成才铺路架桥;将施训教师、受训教师在工作室的表现纳入其职称评聘、激励奖励的考察范畴。遴选一批有基础、有能力、有意愿的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成为集教师培训、教师教研和师范生实习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发展基地,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职后培养的一体化。

3.抓机制,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教师发展机制。组织开展域内教师的全员培训,要督促教师发展指导师下沉到一线学校、教学点开展工作,要统筹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园本教师发展工作,要依托名师工作室等抓手积极开展其他各类教师发展工作。县级教育部门要特别注重对见习期教师、新手型教师、农村教师的发展进行指导;要特别注重对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进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教研训一体的常态化校本、园本教师发展计划,根据计划扎实开展工作,使各项教师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四)实施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赋能行动,推进智能时代教育创新

1.建设教育新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高速泛在的云网端融合设施,推动“IPV6”5G规模化应用和教育城域网提速增智,打造高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实施智慧(数字)校园普及工程,推动学校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一体化建设。加快智慧教室、智能助手、智能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创客(编程)教室、 VR(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教室、数字图书馆等智能学习空间建设,推动教与学模式转型,呈现立体教学新样态。

2.创新教育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升级新余智慧教育云平台,创新资源供给方式,建立以课程标准知识图谱为基础,以结构化教案、结构化习题和课堂视频、解题微课为主要内容的灵巧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深化数字教材建设及应用,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智能应用以及个性化资源的支持服务。建设新余数字资源一仓一库,构建覆盖中小学在线公开课和示范教案、示范课件等体现本地特色、持续更新迭代、可供日常应用的新余线上课程仓在线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新余智慧习题库,实现日常作业电子化、标签化、云端化,以信息技术提升作业、评价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减轻学生、家长、教师的负担。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协同服务,实现国家和省公共资源、本地特色资源、第三方精品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共享。

3.深化智能技术融合应用体系。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动智慧课堂普及与创新,重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课堂模式和评价方式,探索智能技术助推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创新,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形成一批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师发展新机制,探索一套信息技术支撑的常态化教学新模式,构建一个多模态数据支持的教师评价新体系,努力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推进网络名师课堂、网络名校课堂、双师课堂、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网络名师工作室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普及创客编程教育,探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中的应用。推动互联网+教研模式,运用网络研修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和网络研修,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的能力。

4.构建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体系。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2.0,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交流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师范生培养方案,探索将信息素养纳入教师招聘考试。探索互联网+教研培训模式,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将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评价和职业发展规划,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内生动力,并建立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机制,实现全体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应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思维、信息技能、信息规范、信息伦理等,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考核,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实践能力、信息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建设,推动编程和人工智能等纳入教学内容。

5.建设教育大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教育大脑,搭建教育数据中台和教育大数据洞察系统,基于统一数据资源体系和架构支撑,借助多维数据建模开展关联分析,支撑教育的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推动全市教育数据有序流动共享。优化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加快教育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各项教育政务服务及管理业务一网通办。完善互联网+教育监管,优化县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估、中小学办学绩效、领导班子考核、阳光招生、均衡分班、电子证照、课后服务、阳光食堂等监管平台功能,建设综合查询、统计分析、作业管理、培训机构监管、职业学校办学绩效等系统。深化互联网+教育评价改革,建设教育质量检测智能化系统,建设链条化、过程化、终身化的数字档案,深度采集与客观记录学生德智体美劳日常表现及社会实践数据,支撑各学段全过程从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开展大数据驱动的发展性评价,构建数字化评价体系,依托无感化、伴随式采集和客观记录教师的荣誉、师德师风、教学实绩、学生工作、研训、活动、著述等成长足迹,建立长周期、全过程、多维度的数字档案,并以此作为教师入编考察、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荣誉评定等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教师发展提供指导。

六、促进十四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稳步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形成落实党的领导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优化完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不断增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动力,进一步形成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合力。夯实基层党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行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具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勤廉学校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学校校务公开,强化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行业形象,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落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和领导要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区县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主动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干部培训、培养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干部综合管理及配套支撑体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把握方向、谋划战略、统筹区域教育发展的专业领导能力,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专业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能够引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需要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营造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户外媒体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对教育政策举措的宣传和解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时监测与反馈社会的教育满意度状况,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大力宣传新余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以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事迹,赢得社会理解和支持。

(二)资源保障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教育资金统筹与分配机制,继续增加各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建立与完善教育财政预决算、教育经费专项审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建设教育资金监管及绩效分析信息化系统,及时有效地调控教育资金的预算与执行安排,提升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与其他社会事业部门的联动,深化多方合作机制,加强部门间资源网络互通共享,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让课堂从校园走向社会,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和社会体验。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依托丰富的社会专业资源,建立更多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立起校园到社会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机制。

——强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切实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专业发展动力。优化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推进教师职称、薪酬等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实施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引导教师构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利用各类专业发展平台实现专业提升。

(三)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基层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创新动力。建立社会、学校参与行政管理效能的测评体系,在各界监督和帮助中提升行政效能。

——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专家团队,组建新余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咨询会,为新余教育发展的战略和各项举措把脉问诊,不断提升新余教育发展的专业化水平。

——大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依法治教,依法保障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进依法行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策制定、规划、拨款、督导评估、执法监督等手段,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加强依法办学,落实学校章程建设,完善以章程为基础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把章程落实在学校日常运行中。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分享